東風氫舟以應用場景驅動,布局7OkW、150kW 和350kW三大氫動力平臺產品,功率覆蓋20kW-350kW。其中,350kW 為國內領先的大功率平臺,可以滿足乘用車、商用車全系列車型的需求,實現全功率、全系車、全場景、全覆蓋。
4月7日,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青山區人民政府與廣東喜瑪拉雅氫能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喜瑪拉雅”)簽署氫燃料電池及發動機系統生產線項目投資合作協議。
英國科學家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石墨烯表面擁有奇特的納米波紋,這使其能以比同等質量的現有最佳催化劑高100倍的效率分解氫氣,有望實現更高性能的氫燃料電池,并提高很多工業過程的效率。相關研究刊發于最新一期《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
尼古拉公司已與加拿大垃圾焚燒發電公司Klean Industries合作,將卡車車隊轉換為氫燃料電池動力,并共同開發綠色能源項目
“三峽氫舟1號”采用氫燃料電池和鋰電池動力系統,將用于三峽庫區交通、巡查、應急等工作。其中氫燃料電池額定輸出功率500千瓦,最高航速可達到28公里/小時,續航里程最高可達200公里,具有高環保性、高舒適性和低能耗、低噪音等特點。
近日,三一集團旗下三一氫能有限公司與廣泰氫能科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將在上海修建首座 2000KG 級加氫站。這是三一加氫站整體解決方案的首次商業化落地,成為三一在新能源領域快速發展的又一里程碑事件。廣泰氫能創始人徐建中、三一氫能總經理饒洪宇等參加簽約儀式。
由中關村科學城指導、中國能源研究會燃料電池專業委員會與中關村氫能與燃料電池技術創新產業聯盟主辦、北京氫璞創能科技有限公司與中關村會展與服務產業聯盟承辦、能鏡與一束碳中和研究院聯合協辦的中國氫能產業應用生態峰會于3.5日在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會議中心圓滿落幕!
近日,天津市財政局發布了、發改委和工信局三部門聯合印發了《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地方財政支持政策指導意見》。
由全球綠色能源理事會、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氫能專委會、上??茖W技術交流中心、上海市經濟團體聯合會與上海新能源行業協會等單位聯合主辦的“SNEC第六屆(2023)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上海)技術大會暨展覽會”將于2023年11月1-3日在中國·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隆重舉行,這是一個具影響力的國際化、專業化、規?;恼褂[會。
3月2日上午,在京投裝備河北京車智能制造基地,國內首列氫燃料混合動力鉸接輕軌車正式下線。列車搭載氫燃料電池系統,可實現零碳排放。在應用上,列車可實現城市軌道交通和市郊鐵路的跨網運營,滿足城市通勤、旅游等場景需求。
3月1日,四川省經信廳發布了關于組織開展2023年省級工業發展專項資金項目征集工作的通知。其中對氫能車和燃料電池企業提出新的財政支持政策!
2月28日,西南地區最大氫燃料電池供氫項目——川維化工3000立方米每小時氫燃料電池供氫項目建成中交,除此外,中國石化在全國先后建成其他9個氫燃料電池供氫中心。
日前,國家能源局綜合司就《新型電力系統發展藍皮書(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意見指出推動多領域清潔能源電能替代,在交通領域大力推動新能源、氫燃料電池汽車全面替代傳統能源汽車,助力碳中和目標實現。
在各國尋求能源低碳轉型的當下,氫能賽道成為投資“新寵”,以燃料電池汽車為代表的交通領域是重要突破口。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氫燃料電池汽車產銷量實現翻番。
日前,裝用中國中車CAB-B型機車制動系統的中車氫燃料電池混合動力機車安全運行突破20000公里,作為新能源技術在軌道交通領域的典型運用案例,氫燃料電池混合動力機車一經問世就受到了全行業的關注。
燃料電池的應用領域廣泛,包括固定式發電、便攜式發電和交通運輸發電等。我國目前對燃料電池在交通運輸領域的應用最為關注。中國的燃料電池研究始于1958年,70年代在航天事業的推動下,中國燃料電池的研究曾呈現出第一次高潮,期間多項技術獲得突破。到90年代中期,由于國家科技部與中科院將燃料電池技術列入“九五”科技攻關計劃,推動了中國進入了燃料電池研究的第二個高潮,隨后國家相關部委密集出臺政策,將發展氫能和氫燃料電池技術列為重點任務,將氫燃料電池汽車列為重點支持領域,加大了對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的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