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ject id="0eur4"><strong id="0eur4"></strong></object>
    1. <acronym id="0eur4"><label id="0eur4"></label></acronym><pre id="0eur4"></pre>

      這里既有綠水青山的“顏值”,也有金山銀山的“價值”

      2022-05-24 10:06  來源:科技日報  瀏覽:  

      空氣也能賣錢?5月中旬,記者在山東省蒙陰縣采訪時發現,買賣空氣的雙方是山東鑼響汽車制造有限公司與山東翰逸神飛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翰逸神飛),前者以10萬元購買了4000噸二氧化碳排放權。這是山東林業碳匯首單交易。

      大約7年前,翰逸神飛在蒙陰開發了占地2511.27公頃的碳匯造林項目,種植側柏、黑松和黃櫨。如今,這些山林通過交易成功變現。實際上,對擁有超高林木覆蓋率的蒙陰來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踐行案例并不鮮見。據估算,該縣每年的碳匯值為550萬噸,通過碳匯交易,每年可帶來10億元收入。

      蒙陰地處沂蒙山區腹地,長期以來,該縣致力于將生態環境打造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去年10月份,該縣縣委書記王麗云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從理念到實踐”為題在2020年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上作了典型發言;蒙陰經驗模式更被列入第一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模式與典型案例,在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生態文明論壇上發布。

      據了解,該縣探索了生態立縣、生態富民、生態強縣“三步走”實踐路徑,走出了一條“生態好、鄉村興、群眾富、可持續”的“兩山”轉化之路。

      為了青山綠水,這個縣拒絕了30個億

      一邊是需要長期投入涵養的生態系統,一邊是稅收立竿見影的工業項目,很多時候多數地區都面臨著在這兩者之間做出選擇的問題。

      曾有客商帶著30億元投資,希望在蒙陰建設化工企業,并承諾項目投產一年即可實現4個億以上的稅收。在巨大的誘惑面前,蒙陰拒絕了,因為生態是他們引進項目的一條“鐵律”。

      早在上世紀80年代,這里便開始大力整山治水,生態文明理念早已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成了蒙陰百姓的自主行動。如今,這里林木覆蓋率超過73%,森林覆蓋率達到62.2%,居北方縣前列。

      蒙陰成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和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這在山東開創了先河。

      圍繞沂蒙山區生態協同發展核心區的定位,該縣編制完成了《蒙陰縣生態文明建設規劃》和村域規劃、水安全保障規劃、長壽經濟規劃、溝域經濟規劃等專項規劃,編制完成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生態環境準入清單“三線一單”,劃定生態保護紅線19個區域,總面積424.86平方公里,占到蒙陰國土面積的26.5%。

      3年來,這里累計清理退出了7家化工類企業,關閉43家礦山,拒批了100多個項目。不毀山、不填水、不砍樹、少拆房、保護好野生動植物,給子孫后代留足了空間。

      貼上“價格標簽”,將生態系統“有價化”

      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早已深入人心的當下,如何給綠水青山標個價?

      時間回溯到去年6月3日。這一天,蒙陰與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環科院)生態文明理論研究中心簽署相關協議,該縣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核算工作正式啟動。此舉意味著他們將無價的生態系統“有價化”,給綠水青山貼上“價格標簽”。

      到了今年,該縣選取了5個村開展GEP核算,編制生態產品清單,核算不同類別生態產品的功能量,確定生態產品價格。

      “天空湛藍,遠山含黛,波光粼粼的金水河緩緩流淌。”用這句話來形容蒙陰縣安康村十分恰當。記者采訪時了解到,該村現存67棵樹齡百年以上的栗子樹,依托這些百年栗子樹,該村使用環保材料,建起了20多座樹上木屋,既不影響樹木生長,又能為游客提供特色食宿體驗。

      讓人吃驚的是,經中國環科院初步核算,這個村的生態產品總價值近1億元,單位面積生態產品價值為24.26萬元/公頃。

      中國環科院生態文明中心副主任郝海廣認為,GEP主要包括生態系統提供的物質產品、調節服務和文化服務,一個村的山水、氧氣、旅游資源都可進行明碼標價。而安康村旅游產業基礎好,文化服務產品價值占到了GEP的70%左右,說明當地已經將生態優勢轉化為了經濟優勢。

      據了解,在發布了山東首份村級GEP核算報告之后,蒙陰探索了“助栗貸”“楸樹貸”等與生態產品價值掛鉤的“生態貸”模式,在全國率先建起縣級生態資源大數據平臺,并在全省率先搭建了“綠色銀行”交易平臺,在摸清生態家底的基礎上,更好地為生態資源賦能。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合作媒體、機構或其他網站的信息,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本網所有信息僅供參考,不做交易和服務的根據。本網內容如有侵權或其它問題請及時告之,本網將及時修改或刪除。凡以任何方式登錄本網站或直接、間接使用本網站資料者,視為自愿接受本網站聲明的約束。
      相關推薦
      中國成功運行全球最大碳市場 市場覆蓋范圍還將逐步擴大

      中國成功運行全球最大碳市場 市場覆蓋范圍還將逐步擴大

      全國碳市場上線交易啟動一年來,第一個履約周期順利收官,碳市場建設取得重大進展。中國成功運行全球規模最大的碳市場一年來,推動企業低成本減排作用初步顯現。業內權威人士表示,將逐步將市場覆蓋范圍擴大到更多高排放行業,逐步豐富交易品種、交易方式和交易主體,提高碳市場交易的活躍度。
      全國碳市場一年累計成交量達1.94億噸

      全國碳市場一年累計成交量達1.94億噸

      7月16日,從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舉辦的“2022中國國際碳交易大會”上獲悉,2021年7月16日正式上線運行的全國碳市場,運行一年來碳排放配額(CEA)累計成交量1.94億噸,累計成交金額84.92億元。
      “能源法”在列 國務院2022年度立法工作計劃發布

      “能源法”在列 國務院2022年度立法工作計劃發布

      7月14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印發《國務院2022年度立法工作計劃》的通知。
      培育優質高效的森林“碳庫”

      培育優質高效的森林“碳庫”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森林是水庫、錢庫、糧庫,現在應該再加上一個‘碳庫’?!苯陙?,湖南林業部門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理念,深入推進生態保護、生態提質、生態惠民,著力鞏固提升森林生態系統固碳能力。
      吉林省全國碳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重點排放單位碳排放配額清繳完成和處理情況的公示

      吉林省全國碳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重點排放單位碳排放配額清繳完成和處理情況的公示

      根據《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生態環境部令第19號)和生態環境部辦公廳《關于做好全國碳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后續相關工作的通知》有關規定,現對吉林省45家發電企業重點排放單位全國碳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配額清繳完成和處理情況進行公示。

      推薦閱讀

      熱文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免責聲明
      京ICP備16023390號-2 Copyright © 能源界 服務臺:010-63990880
      色欲a∨一国产日韩欧美精品视频
        <object id="0eur4"><strong id="0eur4"></strong></object>
      1. <acronym id="0eur4"><label id="0eur4"></label></acronym><pre id="0eur4"></p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