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ject id="0eur4"><strong id="0eur4"></strong></object>
    1. <acronym id="0eur4"><label id="0eur4"></label></acronym><pre id="0eur4"></pre>

      自然資源部舉行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十年成果發布會

      2021-03-03 08:36  來源:自然資源部網站  瀏覽:  

      [自然資源部辦公廳副主任 王永梅]各位媒體記者朋友們:大家上午好!歡迎前來參加今天的新聞發布會,也感謝各媒體長期以來對礦產資源管理工作的關心與支持。

      眾所周知,礦產資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為滿足人民日益美好的生活需要提供了原料支撐。隨著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加速,我國油氣、鐵、銅等重要礦產資源需求呈剛性上升態勢,國內供應保障能力不足,對外依存度不斷攀升,礦產資源保障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戰略問題。我國成礦地質條件優越,有獲得找礦突破的空間和潛力。因此,經國務院批準,從2011年起,自然資源部(原國土資源部)會同科技部等部門組織實施了找礦突破戰略行動。

      十年來,根據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我們不斷完善自然資源政策、強化創新驅動,組織有關方面推動找礦突破取得了豐碩成果,有力保障了國家能源資源安全。為了幫助大家更好地了解這方面情況,今天,我們有幸邀請了自然資源部地勘司司長于海峰、科技部社發司二級巡視員徐俊、中國地質調查局總工室副主任覃家海,請他們三位領導向大家介紹有關情況并回答大家的提問。

      首先,請于海峰司長介紹十年找礦突破戰略行動進展情況。

      [自然資源部地勘司司長 于海峰]2011年,國務院批準實施《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綱要(2011-2020年)》(國辦發〔2011〕57號)。十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堅強領導下,自然資源部、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和財政部密切配合、精心組織,地方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努力推進,礦業企業、地勘單位和科研院所積極發揮作用,完成總體目標。

      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實施以來,通過推進實施地質找礦運行新機制,深化礦產資源管理改革,形成了一批重要礦產資源戰略接續區。在開采消耗持續加大情況下,主要礦產保有資源量普遍增長。通過大力促進資源節約綜合利用,開展綠色勘查和綠色礦山建設,努力促進礦業走向綠色高質量發展道路。

      一、找礦取得重要進展和突破

      油氣礦產方面,石油、天然氣十年新增資源量分別為101億噸、6.85萬億立方米,約占新中國成立以來查明總量的25%、45%,發現瑪湖、慶城等17個億噸級大油田和安岳、蘇里格等21個千億立方米級大氣田。頁巖氣勘探開發取得長足進展,川南氣田年產量達到117億立方米,涪陵氣田年產量達到67億立方米;發現沁水千億立方米級煤層氣田。

      非油氣礦產方面,晶質石墨十年新增資源量為3.36億噸,約占新中國成立以來查明總量的65%,錳12億噸、鉬1874萬噸、鎢612萬噸、金8085噸,約占總量50%,鉛鋅1.37億噸、鋁土礦18億噸、鉀鹽5.23億噸,約占總量35%,煤炭5268億噸、銅3711萬噸、鎳349萬噸、螢石9062萬噸,約占總量25%,新形成32處礦產資源基地。新發現多處砂巖型鈾礦;貴州銅仁新增錳資源量7億噸;西藏多龍新增銅資源量1837萬噸,成為我國首個千萬噸級銅礦;江西朱溪和大湖塘分別新增鎢資源量363萬噸和84萬噸,成為排名世界前兩位的大型鎢礦床;膠東金礦深部找礦累計新增資源量超4600噸,躍居世界第三大金礦集區;新發現3處晶質石墨資源基地、2處鋰資源基地和1處螢石資源基地;新增硅藻土資源量7720萬噸。

      二、礦產資源勘查開發重心向西部轉移、向海域拓展

      西部石油新增探明地質儲量和產量分別占全國總量的62%和34%,天然氣占85%和84%,其中鄂爾多斯累計探明地質儲量石油近70億噸和天然氣超5萬億立方米。海域發現1個億噸級油田、4個千億立方米級氣田,2020年海域油氣產量約占全國產量的1/4。

      全國新形成的32處非油氣礦產資源基地中,25處分布在西部,占全國總數的78%。西部銅礦新增資源量占全國70%,西部鉛鋅礦新增資源量占全國83%,西部地區找礦突破為西部地區脫貧和經濟發展提供資源基礎和產業支撐。

      三、礦山找礦新增一批資源量

      老礦山深部和邊部找礦取得突破,87座老礦山新增資源量達到大中型礦床規模,755座生產礦山不同程度地延長了服務年限,平均延長礦山開采年限16.8年,鞏固老能源資源基地50處,一批危機礦山重新煥發生機,穩定職工就業20余萬人,為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爭取了時間。

      四、基礎地質調查工作程度提高

      推進陸域1:5萬基礎地質調查。全國1:5萬區域地質調查覆蓋率達44.5%,重點成礦區帶工作程度達62.5%,重要找礦遠景區基本實現全覆蓋。圈定各類找礦靶區3600余個,為后續商業性勘查區塊優選提供依據。

      強化能源資源調查評價。陸續在長江上游貴州、云南,中游湖北,下游安徽獲得頁巖油氣調查重大發現。在青海共和盆地成功實施我國首個干熱巖試采儲層建造工程,目前正在籌備開展發電試驗。

      五、科技創新能力增強

      形成“青藏高原地質理論創新與找礦重大突破”等科研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等榮譽。固體礦產勘查區“三位一體”找礦預測理論與深部找礦預測技術,有力提高找礦成功率。

      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兩輪試采成功,完成“探索性試采”和“試驗性試采”。長水平小井距開發等系列技術創新,有力支撐油氣勘探開發。井中、地面及航空地球物理勘探裝備及系統取得突破,提升探測深度與精度。

      六、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水平提升

      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建立健全礦產資源合理利用技術標準。發布煤炭、鐵等88個礦種“三率”指標要求,遴選推廣360項先進適用采選技術、工藝及裝備。石油采收率平均提高9個百分點,固體礦產開采回采率平均提高8個百分點、選礦回收率平均提高9.5個百分點。

      七、深化礦產資源管理制度改革

      啟動了《礦產資源法》修訂工作,深化礦業權出讓制度改革。接軌國際標準,形成我國礦產資源儲量分類新規范。推廣應用綠色勘查標準規范,遴選出953家全國綠色礦山并向社會公告。

      盡管十年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取得豐碩成果,但部分戰略性礦產對外依存度仍保持較高水平。今后一個時期,我國仍處于工業化中后期和城鎮化快速發展期,戰略性礦產資源剛性需求和供需矛盾仍將長期存在,必須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進一步完善自然資源、產業、科技、財政等政策,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動員一切可以動員的社會力量,將持續推進找礦突破作為戰略任務長期堅持。

      下一步,按照國務院的要求,自然資源部將會同發展改革委、科技部、財政部等部門,充分調動地方和社會力量的積極性,共同組織實施《戰略性礦產找礦行動(2021-2035年)》。我們將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能源資源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加大國內礦產勘查特別是精查力度,增強我國能源和戰略性礦產資源保障能力,積極推動礦業高質量發展,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堅實礦業支撐。重點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突出緊缺戰略性礦產,強化基礎地質工作。二是深化礦產資源管理改革,充分發揮各類市場主體作用。三是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加強礦藏深勘精查。四是提高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水平,推進綠色勘查和綠色礦山建設。五是制定地質勘查行業發展戰略,促進地質勘查行業健康發展。

      [王永梅]謝謝于司長。下面請記者提問。

      [記者提問]黨的十八大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找礦突破戰略行動是從哪些方面主動踐行生態文明建設的?

      [于海峰]生態文明建設是對我們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的重要檢驗,是推進礦業領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考驗,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重要體現。

      我們推進實施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將生態文明理念貫穿在勘查、開發和管理的各環節和全流程,在有效保護綠水青山的前提下,積極探尋金山銀山,主動由過去單純的“追求數量”向適應新形勢的“提高質量”轉變。一是優化工作布局,堅決避讓自然保護區等各類紅線,合理調整重點找礦區域,我們在組織第三階段找礦突破戰略行動時,已經將我們的整裝勘查區全部從自然保護區中調整出來。二是推進綠色勘查和綠色礦山建設,通過總結推廣典型經驗、完善有關標準規范、細化實施支持政策、嚴格落實各方責任、創新驅動技術升級,使礦產勘查開發對生態環境的擾動程度降到最低。特別是在完善標準規范方面,指導團體標準《綠色勘查指南》編制發布并加以推廣,組織編制《綠色地質勘查工作規范》行業標準和《地質勘查活動質量管理規范》,發布有色金屬、煤炭等9個綠色礦山建設行業標準,促進礦業綠色高質量發展。

      [記者提問]在推進找礦突破過程中如何發揮基礎地質工作的作用,具體該如何加強基礎地質工作?

      [于海峰]做好基礎地質工作是促進找礦突破的前提。新形勢下,更好發揮基礎地質工作作用,必須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相統一,在成礦有利區段,采集成礦信息、研究成礦規律,評價資源潛力、預測找礦前景、發現礦產異常的基礎上,適當提高地質工作程度,通過鉆探工程等手段加強異常查證,圈定有進一步工作價值的區塊,供自然資源主管部門開展礦業權競爭性出讓,強化公益性地質工作與商業性礦產勘查工作之間的無縫銜接,加快實現國內找礦突破,服務構建礦產資源新發展格局。

      那么究竟該如何加強基礎地質工作呢?一是要加強陸域和海洋大比例尺地質調查,查清地表和地下一定空間的巖石和沉積物成分類型、結構構造和分布情況,編制高質量地質圖;二是在重要成礦區帶,加大重力、磁力、地震等地球物理調查和地球化學調查,從而有針對性地填補我國基礎地質工作程度總體偏低、重點地區和重要手段調查精度不夠等短板。

      自然資源部正在謀劃“十四五”地質調查規劃,明確基礎地質工作的重點領域和重要任務,通過統籌推進中央和地方地質工作,充分發揮全國地質隊伍作用,以更多更好的成果支撐國家能源資源安全保障。

      [記者提問]我是科技日報的記者。我們知道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實施十年來,資源科技在其中發揮重要作用,面對新形勢,下一階段如何繼續發揮科技創新的支撐引領作用?謝謝!

      [科技部社發司二級巡視員 徐俊]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實施以來,科技部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的支撐引領作用。“十二五”、“十三五”期間,在863計劃、973計劃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圍繞地質礦產基礎研究、礦產勘查關鍵技術裝備等方面部署了100余項科研任務,累計國撥經費29.68億。

      通過十年持續不斷的努力,資源科技創新能力顯著增強,成礦理論與找礦技術裝備取得重大進展,對礦產勘探開發的指導和支撐作用更加突出。一是成礦理論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為找礦指明方向。以青藏高原為突破口,通過特提斯國際對比,創立“大陸碰撞成礦論”和碰撞型斑巖銅礦成礦模型,揭示了碰撞型斑巖銅礦的成礦過程和成礦機理。二是勘查技術與裝備顯著提高。航磁技術進入國際領先水平,高靈敏度航空磁力儀、磁力梯度儀等自主研發,形成全地域、多尺度、高精度的航磁綜合探測能力。井中、地面及航空地球物理勘探裝備及系統取得突破,大幅提升探測深度與精度,深部探測能力顯著增強。三是基地平臺建設有序推進。統籌建設了地質過程與礦產資源、內生金屬礦床成礦機制研究等40余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創建礦產資源潛力評價新技術體系,編制形成《固體礦產地質調查技術要求》。十年間,“青藏高原地質理論創新與找礦重大突破”創新性提出大陸增生-碰撞成礦理論和勘查評價技術,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完全自主研發的“大深度高精度廣域電磁勘探技術與裝備”等6項科技成果榮獲國家科技獎勵一等獎。

      下一步,我們將按照支撐國家資源安全和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要求,加強資源科技創新頂層設計,在面向2035年的國家中長期科技創新規劃和“十四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中將資源科技作為重要內容?;谝陨舷到y規劃,“十四五”期間國家科技計劃將從以下三方面加強部署。一是組織實施“戰略性礦產資源開發利用”重點專項。瞄準戰略性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利用的重大科學問題與技術難題,在礦產資源精細勘查、綠色開發等方面取得理論突破,攻克一批重大核心共性關鍵技術與裝備,為構建高質量資源保障體系提供科技支撐。二是組織實施“循環經濟關鍵技術與裝備”重點專項。開展資源型固廢源頭減量減害、綠色過程調控、高質量循環利用重大科技問題研究,促進資源高效綜合利用的循環經濟科技創新體系建設。三是瞄準深地前沿領域,實施國家重大科技項目。緊緊抓住向地球深部進軍這一戰略科技問題,加快推進深地探測,大幅提升對地球深部的認知程度,解決制約深部資源勘查開發的重大科技問題,構建深部資源勘查開采理論技術體系,加強核心技術與裝備研發,為不斷增強國家資源的保障能力進一步提供科技支撐。

      [王永梅]謝謝徐司長。下面請接著提問。

      [記者提問]人民日報記者提問。中央公益性地質調查工作在國家能源資源安全保障中起著基礎先行作用,為支撐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實施,中央公益性地質調查重點開展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中國地質調查局總工室副主任 覃家海]十年來,通過中央財政地質調查專項,圍繞豐富提高基礎地質工作程度、提供找礦有效信息和靶區,累計投入經費435億元,支撐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實施?;A地質調查方面,投入經費153.4億元,完成1:5萬區域地質調查163.3萬平方千米,全國覆蓋率達44.5%,提高了18.4%。完成1:5萬礦產地質調查79.42萬平方千米,重點成礦區帶覆蓋率達62.5%,提高了25.4%。油氣礦產地質調查方面,投入經費131.4億元,成功實施天然氣水合物兩輪試采,陸續在長江上游貴州和云南、中游湖北、下游安徽和松遼盆地獲得頁巖油氣調查重大發現,實現北方新區新層系油氣調查突破。非油氣礦產調查方面,投入經費150.2億元,聚焦重點成礦區帶、整裝勘查區、重要礦集區和大型資源基地開展工作,提交找礦靶區3600余處,為后續商業性勘查區塊優選提供了重要依據,促進青藏高原、南疆、川西等銅、錳、鋰等重要礦產找礦突破和大型資源基地的形成。完成25種礦產資源潛力評價、28種礦產資源利用現狀調查,為礦產資源管理和商業性勘查提供了基礎資料。

      [王永梅]從剛才三位領導介紹的情況中可以看出,在黨中央、國務院堅強領導下,十年找礦突破戰略行動成績喜人,為保障國家能源資源安全作出了重大貢獻。希望各位記者朋友們積極宣傳報道,后續我們將就戰略性礦產找礦行動和重大礦產勘查成果適時向社會發布新聞,請大家繼續給予關注。

      由于時間關系,今天的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合作媒體、機構或其他網站的信息,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本網所有信息僅供參考,不做交易和服務的根據。本網內容如有侵權或其它問題請及時告之,本網將及時修改或刪除。凡以任何方式登錄本網站或直接、間接使用本網站資料者,視為自愿接受本網站聲明的約束。
      相關推薦
      全球連線丨一位在西北工作的外籍廠長:我看到中國能源的綠色未來

      全球連線丨一位在西北工作的外籍廠長:我看到中國能源的綠色未來

      馬什哈德·艾哈邁德是英國籍巴基斯坦人,曾供職于英國、卡塔爾、阿聯酋等多個國家的油氣行業。2019年,他受聘加盟寧夏哈納斯液化天然氣有限公司,出任工廠廠長一職。
      美國變賣伊朗石油牟利,暴露恃強凌弱的霸權心態

      美國變賣伊朗石油牟利,暴露恃強凌弱的霸權心態

      美國司法部近日宣布,此前美國海軍在阿拉伯海從4艘懸掛外國國旗的郵輪上扣押的110萬桶伊朗石油產品,已被美國政府以2668萬美元的價格出售。分析人士指出,美國扣船賣油,以霸凌手段在海外搶奪他國物資的行徑,體現了美國長期以來將國內法凌駕于國際法和國際規則之上實施“長臂管轄”的惡習,充分暴露其恃強凌弱的霸權心態。
      歐佩克提高2022年Q1世界石油需求預測

      歐佩克提高2022年Q1世界石油需求預測

      歐佩克提高了2022年第一季度的世界石油需求預測,該組織預計奧密克戎變體不會減緩2022年的石油需求。然而,世界衛生組織表示,奧密克戎變體構成了一個“非常高”的全球風險。
      德外長給“北溪-2”開通添變數“推高”天然氣價格

      德外長給“北溪-2”開通添變數“推高”天然氣價格

      在12日德國電視二臺的節目中,貝爾伯克說,根據德國執政聯盟協議,歐盟能源法規適用于德國能源項目,“北溪-2”項目不符合歐盟能源法規,所以它現在“不可能”獲得同意。
      發電量等多項指標創新高 能源行業加大保供力度守護萬家燈火

      發電量等多項指標創新高 能源行業加大保供力度守護萬家燈火

      12月1日,國家能源集團年度累計發電10023億千瓦時,突破萬億大關,創歷史新高。自9月份以來,我國東北電力供應形勢緊張,集團發揮煤電一體化優勢,所屬煤礦、運輸單位馳援東北,火電機組推遲檢修、優化工期,能起盡起、滿發穩發,開機率、負荷率均居區域第一位,緩解了電力供應緊張形勢。

      推薦閱讀

      熱文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免責聲明
      京ICP備16023390號-2 Copyright © 能源界 服務臺:010-63990880
      色欲a∨一国产日韩欧美精品视频
        <object id="0eur4"><strong id="0eur4"></strong></object>
      1. <acronym id="0eur4"><label id="0eur4"></label></acronym><pre id="0eur4"></pre>